踝关节扭伤的急性处理和康复训练


踝关节扭伤的急性处理和康复训
临床上踝关节扭伤或拉伤后需要遵循 RICE 原则(休息 rest,冰敷 ice,加压包扎 compression,抬高患肢 elevation)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,但是美国康复医师协会的发言人 Robertson提出一个新的观点:踝关节扭伤或拉伤后 RICE 治疗策略并不是一个合理的措施,这类患者伤后早期应该尽早开始损伤关节的运动锻炼。即采用POLICE原则。
P(Protection,保护)
在急性损伤后的初期,应尽可能以适当的工具及姿势进行防护,避免运动损伤后再度伤害。当然,保护绝不止简单的休息,而是在保护患肢期间开始轻柔的活动。但在活动过程中,依旧要对受损组织进行保护。
OL(Optimum Loading,合适的负荷)
踝关节扭伤后的第二天就可以进行有意识的活动,在不引起明显疼痛的前提下,尽最大可能向不同方向活动踝关节,以早期保护好神经肌肉控制能力。
I(Ice,冰敷)
冰敷可以控制受损组织的肿胀,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,但这绝不意味着冰敷时间越长越好。一般单次冰敷以15分钟~20分钟为宜,两次之间至少间隔2小时。长时间的冷刺激会麻痹局部神经,损伤痛觉。对皮肤感觉迟钝的老人,很有可能造成冻伤。家里没有常备冰块怎么办,不用急,3步解决冰敷问题!
C(Compression,加压包扎)
可以和冰敷结合起来,直接把冰袋绑在患处,捆绑的时候稍用力。冰敷后仍宜使用弹力绷带或护具或支具加压兼保护。
E(Elevation,抬高患肢)
患肢抬高的高度至少超过心脏位置,为的是加速血液和淋巴液回流,可与冰敷、加压同时实施。肢体肿胀可延缓组织愈合,通过减少组织液渗出和下肢血流灌注,减轻患肢水肿。
踝关节松动
经过POLICE原则处理后,部分患者下地行走时会出现踝关节卡顿、关节活动不利,可进行踝关节松动,使错位的关节调整到正常位置,此手法较为专业,可寻求专业医生帮助。
待局部不在出血,皮温不在高(这个时间不确定,也许是24小时,或48小时甚至72小时后),可逐渐开始做轻柔的运动,配合冷热交替浸泡,甚至针刺、超短波、微波等物理因子治疗,加快肿胀的消退。
为了不让踝关节的功能退步太快,可以开始进行非负重状态下踝关节各个方向的运动训练,保证关节活动度的正常。受伤2周以后,踝部肿胀已基本消退,运动中几乎不产生疼痛,此时开始更高强度的训练。训练方案如下:
抗阻肌肉收缩训练
本体感觉训练
立位提踵训练